-
貿澤電子擴充工業自動化產品陣容及資源中心助力工業5.0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繼續擴充其工業自動化產品陣容及資源中心。隨著各行各業朝著更加智能化和互聯化的未來快速發展,貿澤始終走在時代前沿,為電子設計工程師和買家提供潮流產品和資源來應對復雜的現代工業應用。
2024-08-24
-
如何在沒有軟啟動方程的情況下測量和確定軟啟動時序?
電源管理IC通常包含稱為軟啟動的內置功能。軟啟動功能主要見于開關電源中,但也可見于線性電源(LDO)中,作用是在啟動期間以受控方式逐漸提高輸出電壓,從而限制沖擊電流,這有助于防止初始通電時電流或電壓突然激增。大多數開關電源都帶有軟啟動功能,該功能可以從外部調節或在內部設置。
2024-08-23
-
OBC設計不斷升級,揭秘如何適應更高功率等級和電壓
消費者需求不斷攀升,電動汽車(EV)必須延長續航里程,方可與傳統的內燃機(ICE)汽車相媲美。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有兩種方法:在不顯著增加電池尺寸或重量的情況下提升電池容量,或提高主驅逆變器等關鍵高功率器件的運行能效。為應對電子元件導通損耗和開關損耗造成的巨大功率損耗,汽車制造商正在通過提高電池電壓來增加車輛的續航里程。
2024-08-22
-
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系統隔離式 DC/DC 轉換器的效率最大化
在全球范圍內從內燃機汽車 (ICE) 轉向電動汽車 (EV) 的條件是相應的充電基礎設施取得重大進展。雖然低功率 (<15 kW) 車載充電機可以在車輛閑置期間支持家庭充電,但長途旅行和服務行業需要更快的充電速度,以對標當前汽油加油站的加油速度。為了提高充電速度,需要同時改進電池技術和充電基礎設施。
2024-08-19
-
X-CUBE-MATTER: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軟件包,更是克服當前挑戰的解決方案
ST 高興地宣布X-CUBE-MATTER現已支持 Matter 1.3。幾個月前,我們發布了這個軟件包的公開版,確保更多開發者能夠使用這個軟件包。隨著今天新版本的發布,我們成為現在首批支持該標準最新版本的芯片廠商之一。在Matter 1.3新增的眾多功能中,值得一提的是能耗報告。顧名思義,這個功能可以讓設備更容易報告電能消耗情況,從而幫助用戶實時監測能耗。另一個主要功能是間歇性連接設備,簡稱ICD。
2024-08-19
-
使用運算放大器分割電壓軌以創建虛擬地
設計中可能包含需要雙極電源的傳感器或 IC,或者您需要充分利用雙極輸入模數轉換器 (ADC) 的動態范圍。分割電壓軌的另一個原因是,如果您在單電源軌設計中需要中間軌偏置電壓。
2024-08-17
-
第3講:SiC的晶體結構
SiC是由硅(Si)和碳(C)按1:1的化學計量比組成的晶體,因其內部結構堆積順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SiC多型體,本篇章帶你了解SiC的晶體結構及其可能存在的晶體缺陷。
2024-08-16
-
可調速工業電機驅動器有哪些不同類型
本文簡要介紹了 VSD 和 VFD 的常用定義,并探討了廣泛使用 VFD 的原因。然后,回顧了 IEC 61800-9 中為交流驅動器定義的效率等級,并介紹了 Delta Electronics、Siemens、Schneider Electric 和 Omron Automation 提供的典型市電供電型 VFD,最后還以 MEAN WELL 的示例系統為例,探討了 VFD 在 AMR 和其他電池供電型系統中的應用。
2024-08-13
-
車載網絡趨勢與演進
隨著車輛愈發先進,有助于提升道路安全性能、提供駕駛輔助功能以及提高能效,其底層技術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無論是傳統的內燃機(ICE)驅動車輛、混合動力汽車還是純電動汽車,汽車設計中都包含了數十種傳感器、微控制器及執行器,所有這些器件都會產生或處理大量的數據。
2024-08-10
-
不斷改進 OBC 設計,適應更高的功率等級和電壓
消費者需求不斷攀升,電動汽車 (EV) 必須延長續航里程,方可與傳統的內燃機 (ICE) 汽車相媲美。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有兩種方法:在不顯著增加電池尺寸或重量的情況下提升電池容量,或提高主驅逆變器等關鍵高功率器件的運行能效。
2024-08-08
-
要降本增效還要更可靠!能源基礎設施升級靠它們了!
本文簡要回顧了與經典的硅 (Si) 方案相比,SiC技術是如何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并降低成本的。然后在介紹 onsemi 的幾個實際案例之前,先探討了 SiC 的封裝和系統集成選項,并展示了設計人員該如何最好地應用它們來優化 SiC 功率 MOSFET 和柵極驅動器性能,以應對能源基礎設施的挑戰。
2024-08-07
-
ADAS和汽車自動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ADAS和AD加上用戶對信息娛樂和個性化的期望不斷提高,意味著汽車正在逐漸演變成為移動數據中心。因此,軟件定義汽車(SDV)所需的關鍵硬件元素(IC、電路板或模塊)之間的通信對于成功運營至關重要。事實上,現在有些汽車已經包含超過1億行代碼,而Straits Research預計到2030年汽車軟件市場的規模將達到近58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4.8%。
2024-08-07
- 差分振蕩器設計的進階之路:性能瓶頸突破秘籍
- 電感技術全景解析:從基礎原理到國際大廠選型策略
- 線繞電感技術全景:從電磁原理到成本革命
- 新思科技:通過EDA和IP助力中國RISC-V發展
- 安謀科技CEO陳鋒:立足全球標準與本土創新,賦能AI計算“芯”時代
- 360采購幫開店流程詳解:解鎖AI廠長分身,實現7×24小時獲客
- 國產替代加速!工字型電感頭部原廠性能成本終極對決
- 告別拓撲妥協!四開關μModule穩壓器在車載電源的實戰演繹
- 多相并聯反激式轉換器:突破百瓦極限的EMI優化設計
- 中斷之爭!TI TCA6424對決力芯微ET6416:國產GPIO芯片的逆襲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